很多崇尚中医的人,可能感冒后会自我用刮痧的方法来减缓和医治,其实刮痧治疗感冒多是存在误区的,下面就是常见的4个认识误区。
刮痧可以扩大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增进血液循环,对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而至的风寒痹症都有吹糠见米之效。常常刮痧,可起到调剂经气,消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误区1:出痧越多越好
刮痧是用刮痧板或匙勺等钝缘面物通过在体表反复刮动、摩擦,使局部皮肤充血,进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并消除组织炎症反应而到达医治疾病的1种方法。很多人认为,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其实这是不对的。由于出痧的多少要遭到诸多因素的影响,1般情况下,血瘀之证出痧多,实证、热证出痧多,而虚证、寒证则出痧少;服药过量者,特别是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不容易出痧;肥胖与肌肉饱满者也不容易出痧;室温较低时出痧常常也不明显。因此,如果1味寻求出痧而使用重手法或延长刮痧时间,终究只会伤害身体。
误区2:时间长短无碍
很多人在刮痧时不很在乎时间长短,其实,时间掌握是刮痧功效好坏的1个重要环节。养生专家建议,每个部位1般刮15~30次,以3~5分钟为好;局部病变或局部保健1般在20~30分钟之间,全身整体刮痧宜在40~50分钟之间。另外,刮痧不能来回刮,而是要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应单方向刮拭。另外,由于刮痧多少对皮肤存在1定的损伤,所以1次刮完后要等过1段时间,1般为5~7天左右,再进行第2次刮痧,刮痧治疗感冒 避开四个认识误区。
误区3:去感冒刮痧好
林女士,因晚上开冷气睡觉,早上起床后便觉头痛、鼻塞,继而出现恶风、颈背痛、神疲乏力,医生诊断,林女士患的是风寒感冒,采取刮痧医治1次后症状基本消失。但是一样是感冒的刘伯,在家里刮痧却越刮脸越苍白,人也更加衰弱。为何都是感冒,都是刮痧,效果却大相径庭?专家解释说,感冒用刮痧疗法,1般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如果感冒是以发热为主,则不宜单1进行刮痧,要配合药物医治。特别不能“头痛刮头,脚痛刮脚”。由于头痛刮痧必须排除头部有无器质性疾病,所以1定要到医院诊断清楚再行刮痧。
误区4:刮痧不会不适
刮痧在很多人眼里就是1种简单的“推拿”,只有效果好不好,不会出现什么不适症。其实,刮痧疗法和针灸、推拿等方法是1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刮痧进程中也可能出现不适症状。医学上称这类不适为“晕刮”,“晕刮”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4肢发冷、恶心欲吐或头晕等,刮痧治疗感冒 避开四个认识误区。此时,应迅速停止刮痧,让患者平卧,并喝点温开水或温糖水,休息片刻,很快会好转,若不见效,可迅速用刮痧板刮拭患者百会穴、人中穴、内关穴、足3里穴、涌泉穴急救,刮痧治疗感冒 避开四个认识误区。
相关新闻
上一页:秋季渐凉 预防关节炎的宜忌饮食
下一页:秋冬换季做好7招可以拒绝感冒发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