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人喜欢想些方法“催眠”,特别是很多人喜欢饮酒后睡觉,但中医指出,酒精不是安息药。下面两种助眠方法是很不科学的。
1是睡前“仪式”。慢性失眠的人,特别是超过半年的慢性失眠者,中医提醒:酒精不是安眠药,常常由于想要改良睡眠而逼迫自己养成1些习惯,如早早卧床、泡脚、推拿、听广播等1系列“仪式化”的例行动作。实际上,这些办法对1般人可能有效,而慢性失眠的人大脑极可能已产生了1些病理性的变化,比如神经细胞受损,或精神延续高度紧张放松不下来。他们常常越想睡越睡不着,越想着睡不着该怎样办,压力越大,构成恶性循环。因此,仅靠自我调理是不够的,比较好到精神科或相干专业门诊接受诊疗,通过心理治疗、服药等方法改进睡眠。
2是饮酒“催眠”。中国人饮酒的行动非常普遍,很多人认为喝点小酒睡得更香。事实上,中医提醒:酒精不是安眠药,饮酒对睡眠并没有多大帮助,中医提醒:酒精不是安眠药。酒精虽然有1定的平静催眠作用,使人感觉昏沉欲睡,但催眠效应延续至4个小时便会消失,消失后反而出现反跳性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神经兴奋的表现,导致后半夜易醒、多梦,总的睡眠质量降落。
知道了酒精不是安息药,因此,饮酒表面上恍如有益,实际干扰睡眠,长时间饮酒还会损伤神经元细胞,带来危害。据调查,10个慢性失眠者中,就有1个是酒精依赖惹的祸。
相关新闻
上一页:“太阳镜” 你用对了吗
下一页:生活中预防偏头痛的五大禁忌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