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节后身体乏力没精神?这几招帮你调整状态!

2017-05-07 07:27:32 来源:
分享:

走亲访友、集会文娱、游山玩水……转眼间春节假期就要过去了,又要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春节过后,生活再次变得紧张而有规律,很多人或因不适应而感到疲劳,提不起精神。

为避免出现这类情况,中新网梳理了1些睡眠、饮食、运动等方面的建议,帮你调解状态。

调解生活作息早睡早起

很多人在春节期间把时间安排得太满,或走亲访友,担心节后身体乏力没精神?这几招帮你调整状态,或奔走在旅途,乃至通宵文娱,不给自己留1点休息时间,致使睡眠不足。

缺少睡眠有哪些危害?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系主任、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睡眠不足会令人体免疫力降落,抗病和康复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并加重其他疾病或引发原有疾病的发作,如血汗管、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小孩睡眠不足的话,还会影响学习和身体发育。

由于放假期间生活不规律,有些人节后很难适应,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

为避免这类情况产生,可以在假期即将结束时调剂作息,尽量早睡早起。如果由于生物钟被打乱而导致晚上难以入睡,无妨洗个热水澡、听听轻音乐,担心节后身体乏力没精神?这几招帮你调整状态,会有助于睡眠。

饮食多样化多吃蔬菜水果

春节的餐桌上少不了大鱼大肉,很多人因此肠胃负担太重,节后应注意及时调解。

只有确保饮食多样,营养才能均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以下简称《膳食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取12种以上食品,每周25种以上。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品。

过节饮食过于油腻怎样办?建议节后多吃1些蔬菜水果进行调理。东南京大学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孙桂菊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鲜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并能增进胃肠蠕动,促进摄取过量动物蛋白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物质的排出。

孙桂菊说,樱桃、猕猴桃、黑莓、柚子等水果含糖量相对较低,可以适当食用。还可多吃点新鲜的沙拉,由于生吃蔬菜水果可以保证最大的营养含量。

吃多少蔬菜水果适合呢?《膳食指南》建议,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取300⑸00g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每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取200⑶50g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适度运动每天6000步

过节期间,很多人在牌桌或电脑前通宵文娱,缺少运动,节后会变得“懒懒的”。

适度的运动可以帮你恢复元气。根据《膳食指南》,要坚持平常身体活动,每周最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主动身体活动比较好每天6000步。

运动能让人心情舒畅,其情势有很多,比如漫步、跑步、打球、游泳等。

针对学龄儿童的运动要求与成年人有所不同。《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提及针对6岁到不满18岁未成年人的运动建议,应每天累计最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次比较好10分钟以上。每周最少进行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担心节后身体乏力没精神?这几招帮你调整状态,3次抗阻力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及引体向上等)和骨质增强型运动。

进行心理暗示

除睡眠、饮食、运动等身体方面的调理,还要从心理上进行“角色转换”。

有些人假期1结束就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给自己很大压力,反而变得烦躁不安,难以集中精力。其实,节后短时间内不宜展开强度过大的学习和工作,而应列好计划、按部就班,先把最重要、最急迫的事情做完。

为避免出现节后焦虑、抑郁的问题,可以在假期最后1天提早进行“角色转换”。暗示自己春节假期已结束,提早想想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安排,理清头绪,把心态调解到平时的状态。(邱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