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出来的癌症 抓住蛛丝马迹巧应对!

2017-08-12 11:38:53 来源:
分享:

俗语说,病从口入。有些疾病的产生和饮食习惯关系密切,癌症就是其中之1,吃出来的癌症 抓住蛛丝马迹巧应对,专家介绍说下面的3个癌症就是吃出来的,如何应对呢,看看专家的建议吧。

癌症种类:大肠癌

致病基因:红肉进食过量

应对策略:早期筛查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我国恶性肿瘤病发率上升最快的肿瘤之1,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吃出来的癌症 抓住蛛丝马迹巧应对,大肠癌的病发率日益上升,这与我们当下的饮食多余、红肉进食过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肠癌是1种生活方式癌,如长时间喜欢进食红色的肉,比如牛肉、猪肉、羊肉、动物的内脏等高胆固醇食品,将大大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由于人体在消化这些高胆固醇食品时,产生的胆酸的代谢产物和胆固醇的代谢产物增多和可造成肠腔内厌氧菌增多,这些因素对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吃出来的癌症 抓住蛛丝马迹巧应对。如果人们1直不改变饮食习惯,人体经过5~10年的刺激和发展,大肠黏膜上的腺瘤会产生癌变,终究构成大肠癌。

对偏好红肉的市民,应当逐步逐量地减少红肉的摄取量,多吃各种新鲜蔬菜,特别是豆角类的蔬菜,加大含钾高的果胶类水果诸如香蕉的摄取比例,这些都有益于抑制致癌物资在体内的停留和构成,高纤维食品的摄取又能加速肠的运动,减少致癌物对肠壁的侵害。饮食习惯的改变将能极大地下降大肠癌的得病风险。

同时,早期的筛查也将更早更有效地发现癌变,吃出来的癌症 抓住蛛丝马迹巧应对,为取得良好的医治效果创造机会。其中肠镜是大肠癌筛查最为有效的1把利器。对普通人群建议,50岁以后每5年应做1次肠镜检查。有大肠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议,40岁左右开始接受大肠癌的筛查,平均每3~5年接受1次普查。

分享: